凌晨三点的闹钟第五次响起,我揉着发红的眼睛从沙发上弹起来。电视机里传来熟悉的主题曲旋律,镜头扫过挤满观众的体育场看台——那片由各国国旗拼成的彩色海洋,让我的困意瞬间消散。
"这是属于全世界的狂欢节,"解说员的声音有些颤抖,"当开场哨响起,所有分歧都将暂时搁置。"
记得2018年莫斯科的雨夜,我和大学室友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里。潮湿的空气混合着啤酒泡沫的味道,老旧的电视机不时闪着雪花。但当东道主球员牵着球童入场时,阿廖沙突然用带着伏特加味的英语喊道:"看!那个穿红衣服的小家伙在发抖!"我们哄笑着碰杯,铝罐碰撞的声响竟与万里之外球场内的欢呼奇妙重合。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开幕式
- 2006年慕尼黑球场飘落的三千片金箔
- 2010年南非鼓点声中惊起的鸟群
- 2014年里约贫民窟亮起的十万盏灯光
此刻窗外天色渐亮,晨跑老人的收音机里传来早间新闻:"卡塔尔已准备就绪..."我忽然想起父亲珍藏的泛黄剪报——1978年他熬夜手绘的阿根廷队阵容图,边角还沾着咖啡渍。这个总说"看球耽误功课"的数学老师,会在每个世界杯凌晨偷偷把电视音量调到最小。
——写于2022年11月20日 开幕式前36小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