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国拳王”邹市明
2017年7月28日,注定是要载入中国拳击史的一天。
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,这里星光熠熠,1万5千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。而这所有人的到来,都是为了一个人的一场拳击赛,这个人就是邹市明。然而在这场WBO蝇量级拳王金腰带争夺战中,邹市明意外输给了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木村翔。赛后,已经36岁的邹市明痛哭宣布退役。这场比赛前,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邹市明。他说:“我已经36岁了,本可以在家休息、数数金牌和金腰带,仍站在这个拳击台上,是为了让大家关注中国拳击。这就是这场比赛的意义。”
紫牛新闻记者 张昊
“围绳之内谁都难逃被KO的命运”
中国历史上第一次WBO金腰带的主场之战的前一天,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15楼的1号房里,紫牛新闻记者见到了大赛前的邹市明。记者惊讶于眼前这位叱咤拳坛的拳王,此刻宛如一位普通的大男孩,有点温柔,又有点疲倦。不忍心太过打扰这位拳王,因为第二天他将登上中国历史上第一次WBO金腰带的主场之战。记者采访直奔主题。在采访过程中,记者也隐约感受到了他的心情有些悲壮。邹市明说:只要你还在围绳之间,你就很难逃脱被击败的命运,强如琼斯、帕奎奥也不能幸免。
先把镜头切入这场谈话第二天的比赛现场,邹市明与木村翔比赛的第11回合,邹市明不断后退,木村翔使出组合拳,邹市明连续挨拳。此时被逼到侧边的邹市明已经被打得没了还手之力,同样精疲力尽的木村翔用双手缓慢地将邹市明的头扶正,再是一记组合拳……邹市明被木村翔KO,中国历史上第一次WBO金腰带的主场之战,他输掉了自己的金腰带,全场观众被这突如其来的结果所震惊,一下安静了下来。
翻看职业拳击历史,在近一百年中总共有138个蝇量级世界冠军,其中以35岁以上高龄依然保有过冠军金腰带的人不超过3位,邹市明就是其中一位,但最终,他和其他拳王一样,在拳台上被KO而离开。
因为对手名不见经传,所以有人说,邹市明是“阴沟里翻船”。对此,赛前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,邹市明就已经提到过“阴沟里翻船”,“像我这样的老拳手,经历的事情越多,看到阴沟里翻船的事就越多。你本来有可能是冠军,就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,整个场面就反转了。比如2004年亚运会,本来都是领先的,就是一个小小失误,就与冠军失之交臂了,给我们一个沉重的教训,以后我们所有的东西、备战,都是要花上200%的精力。” 的确,邹市明赛前也曾经想到了输拳的一幕,毕竟年龄不饶人,36岁的邹市明要比对手大了8岁。“此前近三个月的备战训练中,与以往的训练相比感觉并不相同。以前训练完睡个觉第二天肌肉就恢复了,而现在第二天起床后肌肉还是会明显酸痛,需要再进行一次拉伸按摩,两个胳膊经常痛到举不起来。”邹市明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了自己的年龄和伤痛。
“我为什么还要站在拳击台上?”
作为两届奥运冠军(北京、伦敦),邹市明可以稳稳成为一名国家干部,他为什么还要去吃这个苦?邹市明也很认真地将其中缘由告诉了紫牛新闻记者。
“奥运冠军只是我的一个目标,但人都有最初的梦想。我知道拳击,就是因为看着拳王阿里站在职业拳台上的印象。当时坐着小板凳,看着黑白电视机里阿里的比赛,那就是儿时的印象。通过阿里在电视上的指引,我投入到拳击训练中去。在中国,我们一步步走的是奥运会的路径,幸运的是有国家来培养你,然后你有实力和机会去出国比赛。奥运冠军拿是拿了,但总觉得还有梦想没有实现,而且只是一步之遥了。从我的经验来说,很多美国的奥运冠军,他们投入到职业拳击,80%以上都是能拿职业冠军的,所以鉴于这种机遇、实力以及自己最初的梦想,我想再去搏一搏。既然要干就把它干好,我通过了两届奥运会冠军的平台再去到职业拳击,这样就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我,通过我关注中国拳击事业的发展。”邹市明说。
走上职业拳击道路之后,邹市明凭借着实力和毅力,获得了巨大的成功。2016年1月30日,邹市明击败南美洲冠军纳坦·桑塔纳获得WBO国际蝇量级特设金腰带;6月12日,邹市明以100比89击败19岁的匈牙利拳手阿伊塔伊,卫冕WBO国际蝇量级拳王金腰带;11月6日,邹市明以120比107击败泰国拳手坤比七,成为WBO(世界拳击组织)蝇量级(次最轻量级)世界拳王金腰带得主。
的确,邹市明几乎用自己一己之力,将拳击项目在中国推广到今天的高度,实属不易。本场比赛是国内上座率迄今为止最高的一场拳击比赛,坐满了九成九的观众,除去品牌与赞助商的合作赠票,实际销售数量也超过六成,净利润超过200万人民币。以往在中国大陆举办的拳击比赛,没有一场能与之相比。
“我是对自己非常狠的人”
能够在奥运会以及职业拳击舞台都取得成功,邹市明不是神,刻苦的训练和超强的意志力才是取胜之道。到了36岁的拳坛“高龄”,邹市明所付出的一切,都要比其他选手多了很多。邹市明在训练中,对自己格外的狠,他说:“作为拳手,只有平时练得全面,比赛时注意力才能越集中。我是对自己非常狠的人,有的时候我自己都怕进训练馆,我不是怕进去挨打,而是怕自己进去后停不下来。因为我们拳手进去以后,从准备活动开始就不会再停了,不会说让你再休息。毕竟你在场上比赛也不可能说打累了,让你坐坐再起来打。只有全部训练结束以后,才是一天最轻松的时候,但内心挣扎的是,第二天又得来一遍,2个多小时不停的打,有氧与无氧的结合,真的很可怕!”
“你问我‘为什么还要站在拳击台上’?”邹市明说:“我有了金腰带,有了奥运会冠军,我之前就可以退役了,坐在家里面数着这些奖牌和金腰带,为什么我还在这里,还选择在中国进行这场比赛?正是因为拳击,你们才会认识我,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因为我关心中国的拳击运动。我知道我不再年轻了,即使我输了(明天)这场比赛,我仍然愿意作搭桥的人,让喜欢拳击运动的人们看到我签约的年轻拳手站在这个台上。”
“妻子是我身边最坚强的支撑”
被木村翔KO后,台下,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从座位上弹了起来,双手捂着嘴巴,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。继而,冉莹颖走到了拳台之上,她轻轻地拍打着邹市明的后背,一把将眼前这个伤心的男人搂在怀里,轻声说着“不要哭。”邹市明这才收拾好心情,对全场观众说:“我身边最坚强的女人告诉我,男儿有泪不轻弹,我听她的!” 这个时候,冉莹颖虽然也极度痛苦,但她显然比丈夫更加冷静,“我相信传奇没有结束,英雄不会放弃,下一次我们再见!”其实,拿着金腰带闪闪发光的勇士背后的这个女人,是有多么不易,其中甘苦只有邹市明知道。
为了让丈夫没后顾之忧,她把自己练就成了一个女汉子的存在,就算身子瘦弱,她也能一前一后抱起两个孩子。曾经有个画面,当儿子闹脾气不愿意吃剩下的蛋糕时,冉莹颖严肃地跟他说:“那你也不能扔了,因为这是你爸爸一拳一拳打回来的! ”
很多为家庭放弃一切的主妇可能都会有委屈的时候,但冉莹颖却说:比如说我很需要一个肩膀的时候,我觉得他可能在他那一头也需要,那他都没有要求,我凭什么要求。不得不说,邹市明能一步步走向世界拳王,一半的功劳该归于这位贤内助,而她也完全配得上拳王夫人的称号。这次比赛的主办方是邹轩体育,公司董事长冉莹颖正是邹市明的太太。可以说,邹市明精彩的拳击生涯,离不开太太冉莹颖的支持和帮助。
“上综艺节目跟着儿子增粉”
紫牛新闻对于邹市明的采访,绕不开他近年参加综艺节目的话题,因为有很多年轻人是通过综艺节目了解熟悉他的。邹市明的第一句回应就是,“轩轩现在比我红,我跟着他增粉。”
《爸爸去哪儿》、《女婿上门了》两档电视真人秀让邹市明知名度暴涨,很多不了解不关心拳击的观众,通过综艺节目认识了邹拳王。邹市明是谁?“小卷毛”轩轩的爸爸、“皇太后”冉文丽的姑爷、大美女冉莹颖的老公,随便找个路人都能对此八卦一番——不得不承认,邹市明的“偶像范儿”通过综艺节目体现无余,比在拳台上更令人瞩目。
其实邹市明参加综艺节目的初衷,还是和推广拳击运动有关。在《出发吧爱情》里,邹市明与从小习武的吴京对峙,让观众大呼过瘾。在《天天向上》、《快乐大本营》等娱乐节目的舞台上,邹市明用最好的演示来宣传拳击。邹市明也非常喜欢《来吧,冠军》这样的综艺节目,因为可以通过娱乐的方式推广拳击,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拳击运动,是他的梦想。
“很多人问我,参加娱乐节目,包括之前的《爸爸去哪儿》,是不是要退役了。其实我只是要告诉大家,一个拳击运动员也可以演戏演得很好或者唱歌唱得很好,因为拳击训练、比赛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,尤其是有了一颗大心脏。”邹市明这样给紫牛新闻记者解释道。
“我的下半场会更加精彩”
一场意外的失利,让36岁的邹市明的拳手生涯落下帷幕,然而,他拳击生涯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。
邹市明的公司签下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人,这一次比赛的垫场赛也给他们提供一个很大舞台展示自己。而在年轻拳手的眼中,邹市明是前辈是大哥更是师父。“平时有教练在带,但明哥也总是不断地帮助我们,我觉得他很辛苦,每天自己的训练结束之后,他还要专门指点我们这些人……”拳手董超群说道。他曾经是山东省队的一员,从体制内退下来后,打过一些职业赛,战绩为7战5胜,7月28日的比赛他在邹市明压轴战之前倒数第二个登场,并击败对手。
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会不会子承父业的提问,邹市明笑着回答:“孩子,更多的还是要看他们的兴趣,我的大儿子很喜欢,小儿子目前好像兴趣不大,他们也都有比较好的先天条件。但就像我一直在坚持拳击运动一样,执着和热爱是必不可少的。”或许基于这个想法,在这场令人瞩目的比赛间隙,邹市明与冉莹颖特地安排了一个节目环节,就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其他年轻的小伙伴,一起上台表演拳击秀。
在谈及自己在拳击这条路上还要走多久时,邹市明笑得异常憨厚,“我在想,等到什么时候年轻的选手能够站出来,接过我手中的交接棒就好了……”
最后,邹市明对紫牛新闻记者说:“也许明天自己就不能继续在赛场上战斗了,但我绝不会就此放弃拳击运动。”
这次采访的第二天,邹市明最终还是不舍地告别拳台,但我们相信,他人生的战斗不会停止,属于他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!